- 首頁
- 解決方案
- 九小場所消防安全
>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綜合管理解決方案
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綜合管理解決方案

“九小場所”(指小商店、小學校(含幼兒園、社會培訓機構)、小醫院(含診所)、小餐館、小旅館、小棋牌室、小歌舞廳、小網吧、小美容(含洗浴、足?。?、小生產加工作坊等場所)歷來就是火災事故高發的重點對象。
這些場所由于缺乏規范有序的消防管理,消防設施陳舊落后老化,存在諸多火災隱患,加之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,導致這些“小場所”經常發生大事故。

1、建筑不規范,安全保障差
有的設置在同一座平房建筑物內,有的設置在同一幢高層建筑物內;有的是租賃或利用倒閉的廠房,有的是通過民用住宅改建的,而且大多數“三合一”場所建筑未經消防審核、驗收合格,甚至部分為違章搭建建筑,其建筑內部裝修、生產功能分區、員工宿舍的布置等大多由場所經營者自行安排,隨意性極大,安全保障差。
注:“三合一”場所是指住宿與生產、倉儲、經營一種或一種以上使用功能違章混合設置在同一空間內的建筑。
2、消防設施不齊,逃生條件差
普遍存在建筑耐火等級低、疏散逃生條件差、消防設施缺乏、火災荷載大、防火間距不足等消防隱患;且場所內人員密集,擁擠混亂,電線亂拉亂接,設備陳舊;原料性能復雜,倉庫堆放混亂,一旦發生火災,往往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,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滅火和逃生,容易導致人員傷亡。
3、責任不落實,有效管理少
很多經營業主由于受“重效益,輕安全”的思想作崇,只考慮自身經濟利益,消防安全責任意識淡薄,消防投入不足,消防器材配備缺乏,沒有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制度,沒有落實相關責任,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。
4、消防意識不強,自救能力弱
普遍消防安全意識差,消防安全觀念淡薄,缺少相應的消防培訓,滅火和逃生常識缺乏,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他們在發生火災初期時的處置能力。
九小場所的消防難題多、情況復雜,要減少安全隱患,一定要做到“四要”和“四不要”:
一不要:不要使電可燃、易燃材料(創如:彩鋼板、木板等)對房屋進行裝修,臨時搭建的違規面、房建資要及時辨除。
二不要:不要使用大功率電器,以免超負荷引發火災事故。不要在房間內隨意使用明火做飯、取暖,以免飛濺火星引發火災事故
三不要:不要肆意堆放雜物,要確保疏散通道暢通
四不要:不要在門窗上設置障礙物,以免發生火災時無法及時逃生救援
一要:要及時清理場所內的可燃物,將可燃物科學的、安全的進行存放。要定期檢查場所內電氣線路,發現線路老化要及時更換,以免因為線路短路發生火災
二要:要熟悉場所周圍環境,制定疏散逃生預案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疏散逃生演練
三要:要確保周圍消防車通道順暢,不亂停亂放車輛、雜物堵塞消防車通道
四要:要經常維護保養各類滅火逃生設備,并及時更換過期或不能正常使用的設施設備

物聯網技術,助力編織智慧消防“平安網”
從以往的消防工作經驗來看,規范場所建筑設計、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及相關設施器材的管理維護等都不失為一種辦法。然而隨著技術和時代的發展,消防工作的開展正全面與物聯網接軌。
四信九小場所消防綜合管理解決方案運用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將電氣火災監測系統、可燃氣體泄漏預警、獨立式煙感火災報警和安防視頻監控等信息結合一起,實現平臺統一監控,用戶手機APP信息提醒,在火災發生前,有效的發現安全隱患;在火災發生后,及時通知人員疏散,合理有效的解決九小場所監管不到位情況,做到自我監督、自我提醒、自我消防。

智能預警管理、隱患無處可藏
先進的物聯網無線自組網技術,能快速實現監控對象的有效接入
人性化的平臺監控管理界面,操作簡單,功能明確,并且支持額外功能拓展
BS模式設計,實現多角色人員系統共用
多業主模式、用戶就是業主,自我監督、自我提醒、自我消防
消防管理信息化,有效提高消防管理效率
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
電氣線路和可燃氣體泄漏預防監測、煙感監測,提前扼殺存在的火災隱患
節約施工成本
多元化的無線傳輸方式,直接迎擊九小場所布線困難問題,節約布線和施工成本,成功完成項目改造與設備部署
實現自我管理
多業主模式下,用戶實現自我監管、自我提醒、自我消防,增強用戶主人翁意識,做好消防預防和自我管理
安全可靠的管理平臺
大數據技術處理海量信息,提供用戶最有效的信息
手機APP實時查看
預警信息、火警信息手機APP通知,并且用戶可以實時查看其它設備當前狀態,了解住戶周邊區域消防安全